补齐短板,培训基地:能者上,庸者下丨CACP2023·PCCM建设之我见

宝卫健康 2023-06-20 15:58:13 141 浏览 健康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PCCM建设之我见

PCCM规范化培训是呼吸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建设的定局之举。PCCM规建的开展,促进了呼吸学科医生危重症能力的提升,推进了基层呼吸疾病诊疗均质化发展。

6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呼吸医师年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呼吸医师论坛期间,《医师报》特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梁宗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罗红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教授畅谈PCCM规建未来应如何开展。

以评促改 让培训更见成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梁宗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是一个临床医学专科,既覆盖呼吸疾病的“促防诊控治康”,又覆盖危重症患者的医疗照护。王辰院士讲,培养PCCM专科医师是呼吸学科发展的“定局之举”,是学科的“基因改造“工程,为的是培养学科的“种子选手”。

2017年制定的PCCM专培基地认定细则,明确地对专培基地的基本条件、专培师资条件和专培基地组织管理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此作为基地建设、管理和评估的依据。基地建设着眼于规范的PCCM科室建制、完善的培训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培训质量。

专培基地条件与培训质量尚存不足

然而,从2017年至今,PCCM专培基地条件与培训质量尚存在不足,表现在培训规模无法满足巨大医疗照护需求,基地条件与培训质量在危重症医疗照护领域存在较多问题。

具体来看,存在的问题包括PCCM所属MICU/RICU床位不足,无法保质保量支撑危重症照护培训时间;未协同参与SICU等相关培训;学员轮转ICU时间不够、强度不足,相关操作数量不够等。危重症医疗照护培训质量不足,直接反映在结业考试成绩上,2021年结业考试危重症医疗照护部分试题平均正确率仅54.6%,远低于呼吸病学部分试题的平均正确率。

专培基地评估:能者上 庸者下

加强PCCM专培基地建设,并进行专培基地动态调整已成为保证专培质量的必要举措。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23年专培基地工作安排,并结合2023年呼吸学科发展重点工作是整体加强PCCM专科危重症医疗照护能力的要求,PCCM专培基地评估重点为危重症医疗照护培训能力与质量,具体对培训规模、基地条件、培训质量进行核查评估。

相关的指标体系包括基地条件(医院、科室ICU床位数,学员轮转ICU工作量等)、教学资源(师资、教学设备等)、培训规模(招收人数等)、培训质量(轮转计划、完成量、实际临床操作及学员完成量、教学查房、医疗查房、住院总医师工作等)、培训效果(考核成绩及通过率、危重症医疗照护能力等)、管理体系(专培基地主任、协调员,行政负责、学员待遇、社会人参加培训情况、结业者职业前景等),危重症医疗照护指标占比50%。培训规模、基地条件以及ICU轮转情况、ICU操作及实际的危重症医疗照护能力是评估重点。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只有名副其实的兼具呼吸病学和危重症医学医疗照护能力的专科医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期望通过PCCM专培基地评估,按照PCCM专培基地认定细则补足短板,全面促进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

三建议补PCCM人才短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罗红教授

20世纪后期至今,是现代呼吸病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呼吸病学(Pulmonary Medicine, PM)与危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CC)捆绑式发展已成定局。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科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行业发展”这三个关键方面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但很多医院的PCCM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尤其是“CC”并没有落实,如缺乏相应的“CC”场地和设备等硬件条件,更紧缺的是影响和支撑PPCM发展的人才。

如何补齐PCCM人才短板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知易行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更新科室核心领导层对PCCM体系建设的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室核心领导层与时俱进、从内心深处认同PCCM的发展理念和目标,才会站在更高更远的维度上想事情、看问题、立方案,通过国家制度层面、医院战略层面去争取“CC”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

第二,形成学习“CC”的良性循环。从事“CC”的医师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可能很难兼顾科研;同时,PCCM各级医生都应该学习和掌握“CC”的专业知识和技能。PCCM科室可以实行轮转制度,让所有的PCCM专科医师轮转ICU(RICU或者MICU)学习和实践“CC”,形成良好的学习“CC”的氛围,以提高临床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同时也能让PCCM专科医师抽出一部分时间从事临床科研,让PCCM临床与科研可持续发展。

第三,动态制定PCCM人才培养计划。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呼吸医联体领头单位在PCCM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引领,以形成纵向(上级医院-下级医院)和横向(同级医院或者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才流动为目标。PCCM专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不同层级、不同平台的医院可以制定不同的PCCM人才培养计划:理想的情况是一步到位完成3年的PCCM专培以培养PCCM的种子选手,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选择单修(3~6个月)某一项目,如ECMO、呼吸治疗、呼吸康复等补齐科室短板;或者专修(1年)系统学习PM或者“CC”,作为PCCM专培的重要补充方式,以上三者互补以建立PCCM人才梯队,而以哪一方式为主,则需要结合国家、各自单位的条件综合考虑动态调整。

掌握危重症 做能救命的PCCM医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

“建设现代内科危重症医学体系,夯实呼吸学科发展基石”的提出,体现了危重症医学在呼吸学科的重要地位,未来呼吸学科的发展也将按照呼吸危重症医学体系进行构建。追溯历史,呼吸衰竭等内科危重症治疗一直是呼吸科医生必备的“救命技能”,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王辰院士着手推进我国呼吸学科建设与国际接轨,并倡议将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

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是推动我国呼吸学科规范化体系建设与呼吸疾病防治能力的提升的重要举措。其中,人才梯队培养、呼吸疾病尤其是危重症的规范管理是PCCM学科建设的重点。

作为东北唯一的国家PCCM建设示范基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疫情期间勇担使命,针对全省医疗人员不足、基层医生缺乏经验等问题,迅速组织三场公益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救治经验,迅速提升整个辽宁省PCCM医生的救治能力,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使危重患者能够转危为安。

未来我们也会在人才培养中尽己所能,把先进理念和技术通过带教、规培、参访等形式传道,为PCCM学科储备人才,为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医师报》融媒体记者胡海燕整理)

免费拨打
试管方案测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