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了3位重臣?

宝卫健康 2022-04-14 10:40:11 185 浏览 新闻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很多人都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说他才智低下,不堪大用。

事实上,刘禅虽然没能最终保住蜀汉,但他也绝不是个庸劣之辈,这件事通过他在诸葛亮死后诛杀三位重臣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们就先来说说被刘禅诛杀的这三位大臣,看看他们都是为何被杀的。

第一位,刘琰。

刘琰可以说是蜀汉的元老人物了,早在194年刘备担任豫州刺史的时候,他就开始跟随刘备了,比诸葛亮还要早十多年。

更重要的是,刘琰也是汉朝宗室后裔,并且跟刘备同宗,因此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据记载,刘琰风度翩翩,善于言谈交际,刘备经常带着他四处应酬,而他在酒桌上的表现也十分不错,为刘备争取到了不少资源。

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刘琰被封为固陵郡太守。

等到刘禅登基的时候,刘琰作为蜀汉为数不多的汉朝宗室,受到了刘禅的极大礼遇,封他为都乡侯,官位仅次于李严,还兼任中军师,卫尉,后将军,后来又升任车骑将军。

可以说,刘琰的官位是很高的了,算得上是重臣,他在历史上名气之所以不大,是因为他不喜欢参与政事。

就比如说,诸葛亮每次出征,刘琰都只是象征性地带着千余人跟着一起去,负责在军中监督诸位将领,偶尔也给诸葛亮提一些批评性意见,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刘琰在历史上最出彩的一件事,就是带头弹劾李严。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因为李严在背后搞鬼,导致大军粮草不济,最后被迫撤退。

诸葛亮对此十分愤慨,但带头上书要求罢黜李严的人其实不是他,而是刘琰,因为在公文中名字列第一的是刘琰,诸葛亮的名字还在他后面,这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刘琰的地位之高。

不过,刘琰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没什么志气,而且十分孤傲,喜欢仗着自己高贵的身份在言语上中伤别人。

就比如说,在诸葛亮准备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刘琰因为看不惯魏延,就无理取闹,与之发生了争吵,还说了很多荒诞不羁的话。

诸葛亮得知之后,对刘琰进行了批评,还将他遣送回成都去了,他觉得诸葛亮未来势必会对他进行打压,前途一片渺茫,就开始精神不振,举止失措。

234年正月,刘琰的妻子胡氏去皇宫给吴太后祝贺新春,吴太后跟她关系很好,就留她在宫中小住,结果一直住了一个多月才回去。

胡氏是个十分貌美的女子,她回去之后,刘琰就怀疑她之所以在皇宫中住了一个多月才回来,是因为她跟刘禅私通了,便让手下用鞋子抽她的脸,还将她赶出家门。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后弃遣。

胡氏觉得很冤枉,也咽不下这口气,就跑去告官,最后刘禅得知了这件事,就对刘琰冤枉自己与胡氏私通感到十分不满。

不过,当初诸葛亮还在北伐,他都没有治罪于刘琰,刘禅又怎么好杀掉刘琰呢,他就将这件事暂时搁置了。

但没过多久,诸葛亮就病逝于五丈原,刘禅在派人将其安葬之后,一方面取消了丞相这个职务来加强皇权,一方面采取了暂时停止北伐进行休养生息的。

等腾出手来了,刘禅就召来胡氏,让其详细讲述了她被刘琰诬陷的经历,刘禅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下令逮捕了刘琰,不久之后还判他死刑。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丑闻,所以刘禅给刘琰定的罪是“用士卒责罚妻子,并用鞋子打妻子的脸”,完全没提什么私通之事。

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

事实上,即使没有胡氏状告刘琰,刘禅也很有可能不会放过他,因为他可以算得上是刘禅的皇叔了,地位很高,还不好驾驭,为了自己的皇权考虑,刘禅就是不杀他,也是不会重用他的。

第二位,李邈。

准确地说,李邈在蜀汉官职虽高,但谈不上重臣。

李邈的家族在益州很强大,他有三个兄弟因为才能和声望很高被称为“李氏三龙”,只有他因为疏狂率直,不被人所喜欢。

李邈最初效力于刘璋,刘备夺取益州之后,李邈在一次宴会上口出狂言,说刘备不应该夺取益州,这是不义之举。

刘备就想要杀掉李邈,但诸葛亮考虑到新得益州,应该以安抚之主,就劝谏刘备留了李邈一条命。

自那之后很长时间,李邈一直都很不受重用,直到诸葛亮将要开始北伐的时候,刘备才任命他李邈为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也算是一个大官了。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失街亭而致使功败垂成,诸葛亮准备杀掉他。

但李邈却站出来反对诸葛亮,还举了几个不恰当的典故来作比喻,诸葛亮就很生气,派人将其遣送回成都去了。

因为这件事,李邈就跟诸葛亮结了仇了,不过以他的能力,是没办法扳倒诸葛亮的,因此十分郁闷。

直到234年诸葛亮去世,刘禅穿着白服为诸葛亮举行了三天哀悼仪式,表达了对诸葛亮之死的深切悲痛。

然而,李邈却在这个时候向刘禅上书,将诸葛亮说成是弄国权臣,还说刘禅被诸葛亮给死死压制住了,自己也遭到了诸葛亮的迫害。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殁,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很明显,李邈自以为刘禅对诸葛亮也十分忌惮,所以才敢借此机会诋毁诸葛亮,从而为自己报仇的。

但李邈想错了,他小看了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也小看了刘禅的手腕。

刘禅看到李邈的上书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李邈抓起来,随即将其诛杀!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没什么决断,但诸葛亮一死,他就杀伐果断,而且一下子就震慑了群臣。

事实上,刘禅对诸葛亮是很信任的,因此放心将事情交给他办;诸葛亮死后,刘禅知道没人有能力辅佐他,因此开始抓权,而诛杀李邈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刘禅想要达到目的,树立诸葛亮光辉形象这件事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笼络住一大批人效忠于他。

因此,当李邈上书污蔑诸葛亮的时候,不但伤害了刘禅的感情,也对刘禅的政治动作造成了破坏,刘禅就只有杀掉他了。

第三位,杨仪。

杨仪起初只是关羽手下一个小角色,有一次他从荆州到益州送信,跟刘备很聊得来,刘备觉得他看得清天下大势,口才也十分不错,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对杨仪十分重视,封他为尚书,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可以说是无话不说。

刘禅继位后,杨仪又被诸葛亮所看重,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任命杨仪为丞相府参军,这个职务虽然不高,但可以代替诸葛亮行使大部分权力,并且他的表现也都十分不错。

后来,杨仪跟随诸葛亮参与北伐,他作为丞相府长史和绥军将军,多次帮助诸葛亮制定战略战术规划,还负责筹措粮草和军中礼仪,可以说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了。

因此,杨仪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手中职权很大,也可以算得上是蜀汉很重要的人物了。

只不过,杨仪与魏延作为诸葛亮同样看重的人物,但两人长期不和,还无法调节,这是诸葛亮最头疼的问题。

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重的时候,他给刘禅写了一封密信,说杨仪虽然有才能,但性情暴躁且心胸狭隘,不易重用,应该让蒋琬总领朝政。

到了当年秋天,诸葛亮自觉将不久于人世,于是秘密安排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和护军姜维作为退军节度,负责在他去世后率领大军返回,并告诉他们说,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愿意,就随他的便。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下令秘不发丧,还派遣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意思。

魏延却说,丞相虽然去世了,但还有我啊,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半途而废呢?再说了,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任凭杨仪摆布,做一名断后将军呢?

魏延韦氏本就十分狂傲,他的意思其实很明确,那就是想要继续北伐。

不过,杨仪可不管那么多,他丢下魏延率领大军返回了,魏延很生气,就率军赶到杨仪大军前面,将道路桥梁都给破坏了。

杨仪就上书刘禅说魏延造反,魏延也不甘落后,反过来弹劾杨仪造反。

刘禅就问董允和蒋琬,究竟是谁想造反,二人都觉得魏延的做法就是造反,刘禅不明情形,心中有所顾虑,就没有做出决断。

但杨仪为了泄私愤,派遣王平攻打魏延,王平很聪明,派人对魏延大军喊话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呢?

将士们自知魏延有错在先,就作鸟兽散了,魏延只得带着几个儿子和少量士卒逃到汉中去了。

杨仪怎么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他又派遣马岱去追赶魏延,最后将其斩杀,然后灭了他三族。

刘禅知道这件事后,对魏延之死很是痛心,但奈何魏延却有谋反之举,因此不好降罪与杨仪,但心里也自此埋下了一颗雷。

杨仪回到成都之后,自恃功高又被诸葛亮器重,就做好了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的准备,还让人给算了一卦,结果不是很吉利,因此很不开心。

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

果不其然,刘禅后来任命蒋琬为尚书令,而杨仪只得个中军师的官职,还没有部署,只是可以便宜行事而已。

杨仪对蒋琬非常不服气,经常以老资格来教训蒋琬,而且话说得很难听,因此蒋琬不怎么搭理他,其他大臣也不敢跟他交往,只有费祎偶尔去犒劳他。

有一次,费祎去看望杨仪,杨仪说了很多怨恨忿怒的话,把蒋琬和其他许多大臣都给数落了一番,他还说以前如果去投奔曹魏,也不会落魄到这般田地。

费祎就将这些话秘密告诉刘禅,刘禅很不高兴,觉得杨仪就是个祸害,便下令将他给抓了起来,然后流放到边远地区。

事实上,杨仪跟刘备的感情很好,但对刘禅没什么感觉,特别是他没能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平时没少说刘禅的坏话,刘禅早就有所耳闻,只不过隐忍下来罢了。

但杨仪说自己曾有投降曹魏的打算,这就让刘禅不得不警觉了,他因此对杨仪下手。

杨仪被流放之后,依然十分嚣张,竟然不断上书诽谤刘禅,搞得刘禅下不来台,刘禅便派人去捉拿杨仪,杨仪自知必死无疑,就自杀而亡。

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我们可以发现,杨仪是个十分极端化的人,他虽然很有才能,但是性格上的弱点太明显了,而且流露出了对刘禅的不服从,那刘禅自然是容不下他了。

从刘禅杀掉这三位大臣我们可以看出,刘禅绝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事实上,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刘禅开始要独自面对整个朝堂,这对他是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那些资格老的大臣,他们是否听话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就在这个当口,刘琰和李邈撞上了枪口,刘禅的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杀掉他们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之后,刘禅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没有再让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个人手上,这让他基本稳住了阵脚,但杨仪却不合时宜地流露出对他的不满,他也不得不杀掉杨仪。

从杀掉三位大臣这件事来看,刘禅还是很有政治才能和手腕的,而且他任用的蒋琬等人也都是有才能的,至少不像他杀掉的这三位大臣那样有性格上的致命缺点。

不过,刘禅的才能确实不足以支撑起恢复汉室的伟业,但他表现出的各方面才能还是值得肯定的,不然他怎么能在位四十年呢,而且让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继续存在了将近三十年。

只不过,因为蜀汉在实力上的硬伤,再加上人才断档,以及刘禅执政后期的昏聩,这才最终导致亡国。

免费拨打
试管方案测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