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新医院徐杰:如何认识第三代新型毒品与新精神活性物质!

宝卫健康 2022-04-17 06:35:25 271 浏览 试管婴儿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据悉,国家禁毒办6月19日在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了我国新精神活性物质管制情况,并宣布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将“U-47700”等四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该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38种,已列管芬太尼类物质23种,远超联合国已列管的15种。那么,国家为什么要管控这些药品呢?这些药品与毒品存在什么关系呢?危害大吗?等诸多读者的疑问,为此,专访北京高新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

  (戒毒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 摄影/李烈)

  徐杰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学士。从事精神卫生专业10多年,临床功底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擅长治疗青少年各种药品、各型毒品的依赖渴求,自戒不能者。尤其擅长治疗青少年因药品、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他在戒毒领域深耕细作,戒毒临床研究成果显著。

  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

  新精神活性物质(NewPsychoactive Substance,以下简称NPS),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的定义: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存在滥用并会对公众健康带来威胁的物质。这些物质一般通过对现有毒品的化学结构进行修改获得,不但具有类似列管毒品的麻醉、兴奋或致幻作用,而且能逃避法律的管制。因此,一些不法分子为逃避禁毒打击,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其实这些物质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从临床戒毒患者来看,新精神活性物质在社会上早已经出现,近年蔓延迅速,已发展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其中U-47700的药效约是吗啡的7.5倍,卡芬太尼的药效为吗啡的10000倍,一般来说,药量约为2毫克就可以使一个成人的致死。因此,社会危害性较大,而且更加隐蔽。据报道,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发生过上百起因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致死案例。徐杰主任说,在高新医院接诊的患者中,门诊上就诊拿药后就离开的患者较多,而住院治疗的较少。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特点有哪些?

  资料显示,目前UNODC已监测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达251种,而国际禁毒公约管制物质的数量则是234种。根据药理和结构特征,联合国UNODC将新精神活性物质分为:

  (1)合成大麻素类。模拟天然大麻,其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也类似天然大麻。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精神错乱,同时也存在致癌的风险。

  (2)卡西酮类。卡西酮的衍生物,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吸食该类物质者会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及暴力攻击他人,目前案例较多。

  (3)苯乙胺类。包括苯丙胺衍生物及二甲氧基苯乙胺衍生物两个类别。前者以类似甲基苯丙胺的兴奋作用为主,后者能产生强烈的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可导致大脑损伤和精神错乱。

  (4)哌嗪类。一般为苯基哌嗪或苄基哌嗪的衍生物,具有类似于甲基苯丙胺和MDMA的兴奋和致幻作用,但效果较温和,持续时间也更长。

  (5)氯胺酮。在我国已属列管的精神药物。

  (6)植物类。包括恰特草、鼠尾草、帽蕊木等含有精神活性物质的植物。

  (7)其他。包括色胺类、氨基茚类、苯环己基胺类、镇静类等多个类别,分别具有致幻、兴奋、麻醉、镇静等作用。

  徐主任说,以上这些物质中,合成大麻素类和卡西酮类包含的物质数量较多,滥用也严重。而且随着国际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精神活性物质也不断出现新的特点,新结构的非管制品种不断出现,交易方式多样,走私渠道更加隐蔽。国内滥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案例开始增多,氯胺酮滥用人数增至近10万人,其他合成大麻素类、甲卡西酮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在云南、湖北、辽宁等地娱乐场当地公安部门均有所缴获。这些制品以香料、花瓣、烟草及 油等形态出现,比海洛因、冰毒等常见毒品伪装性更强,其中含有多种合成大麻素成分,具有较强的致幻能力,滥用会带来严重危害。

  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危害大致死率高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滥用比例高于海洛因、可卡因、甲基苯丙胺等管制毒品。调查显示,欧盟15至24岁的年轻人群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比例平均为4.8%,仅次于天然大麻位居第二。美国2012年11.3%的高中学生承认使用过合成大麻素类物质,仅次于天然大麻的36.4%,而承认使用过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也有1.3%。美国近年来收集的40万余份尿样中,检出合成大麻素比例为10%、卡西酮类物质的比例为8%,高于甲基苯丙胺的比例5.6%。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危害表现在:1、卡西酮类、苯乙胺类以及色胺类物质均有致幻作用,大量吸食后可能引起偏执、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等反应,甚至导致吸食者精神错乱,进而自残或暴力攻击他人。2、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者,临床上常见心动加速、血压升高、肝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症状,甚至引发抽搐、休克、脑中风死亡。

  据报道,世界各国滥用新精神物质导致死亡的数量正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一是使用者被误导。此类物质出售时,外包装往往标示“安全”、“合法”等字样,误认为不会损害健康,从而过量吸食导致死亡。二是更新换代极快。效力更强的物质不断被合成和销售,使用者无法掌握安全使用量。例如第二代合成大麻素比第一代合成大麻素的作用提高了15-100倍。三是高比例的混合滥用。瑞典监测发现,呈阳性的尿样中,一半以上含有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代谢物。由于药物对人体存在协同作用,混合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会给健康带来更大风险。此外,吸食新精神活性物质时饮酒会使风险显着上升。英国研究发现84%的案件由酒精和新精神活性物质混合使用导致。

  如何认识第三代新型毒品?无名“笑气”更隐蔽

  毒品的发展也像工业产品一样具有有时代性的发展变化。第一代毒品,即传统毒品,主要是麻醉的作用。从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如用罂粟做的吗啡和海洛因,用古柯做的可卡因,还有大麻,如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由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并不需要人工添加,由物理的方法就可以提取出来。

  合成毒品或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的有兴奋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枢抑制作用。近20年在中国出现滥用,并且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 “新型毒品”和“俱乐部毒品”。因为其制作简单快捷,仅靠几种化学原料就能生产,成本低产量大,所以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更新换代更快。

  第三代毒品是继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麻古等)后,流行全球的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逐步成为第三代毒品的主流。新精神活性物质不受毒品和精神类药物主管部门的。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打着“合法快感”、“研究化学品”、“植物性食品”、“浴盐”等旗号的物质,有的原本并非是给人类使用,或者是某些违禁化学药物,经过稍作结构改动,更有甚者是将几种精神活性物质混合在一起,其毒性、危害性并不亚于传统毒品,甚至更高。精神活性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摄入人体后影响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甚至意识状态,容易导致精神依赖或药物滥用中毒成瘾。

  患者张小明(化名),北京人,24岁,在美国某知名大学留学,刚去美国不久,在一次娱乐活动中,看别人吹气球他也跟着吹,吹完后感觉很舒服,很想开心大笑,周围的人吹完后也大笑。于是就接着吹了几次,以后自己看见气球就想吸一口,不觉中染上了毒瘾。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娱乐场所助兴产品,俗称“笑气”。后来发现,社会上不少人在用,娱乐场所使用较多,美国中学生、小学生中也有不少在玩“气球”。由于价格便宜,几元钱一支,小学生也买了吸着玩。“笑气”本是一种处方药,一种麻醉剂,少量可以使人兴奋,过量就会使人窒息。

  小明一开始也没认识到这种娱乐品也会上瘾,后来又吸了几次感觉离不了了,每天都要吸几次,不吸就难受。吸了大约一年,开始出现上课走神、注意力下降,常忘事。有时上课时从书包里拿出来吸上一口,即便这样,学习成绩仍然下降,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休学回国治疗。在北京高新戒毒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被列为较重度吸毒患者。据说在美国一个晚上曾用100多支“笑气”,毒瘾较大,吸食时间长,戒断难度大。徐杰主任先检测体内毒素含量及身体健康状况,召集专家制定方案,采用药物干预毒瘾发作,西医阻断与中医调理,心理治疗跟进,齐头并进。由于小明年轻,加上身体素质比较好,大约2个月的时间,身体基本康复,经过中医调理一周完全康复。返回美国复学前一天,特地让他父亲给医院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徐主任提醒:由于小孩的好奇心强,难免会玩“气球”而吸上“笑气”。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在气球里加入“笑气”,引诱小学生吸食,少量吸入感觉好玩,一旦上瘾,很难戒掉。由于“笑气”没有定为毒品,不受管制,因而社会危害更大。美国有大量“笑气”吸食者,其他国家也很多,应引起注意。(文/李烈)

免费拨打
试管方案测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