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在什么情况下会重复感染(新冠感染到底是如何出现的)

宝卫健康 2022-12-29 21:00:34 105 浏览 新闻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最近,多地都处于新冠感染高峰期。

有些人担心自己或家里老人、孩子感染、复阳及重症,过度焦虑而引发了“幻阳症”。

还些人虽然已经“杨康”了,但因为症状比较痛苦、甚至是感觉自己过了一趟“鬼门关”,而留下了心理阴影,一谈到新冠就害怕,有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前兆。

实际上,以上人群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面对,有可能演变成为精神心理障碍,比如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下我从科学的精神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缓解焦虑,更加理性、有效地应对新冠病毒。

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对于“幻阳症”,如何缓解过度的焦虑情绪呢?

其实,打败焦虑、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科学已经证明,新冠病毒上面有刺突蛋白,这个蛋白与人体的血管紧张素酶蛋白(ACE2)结合以后,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实现自我增殖,继而引发人体的炎症风暴,导致肺炎及并发症。

戴口罩有助于直接阻止新冠病毒与细胞的ACE2结合,有效避免感染,这是第一层防线。

而第二层防线便是愉悦的心情。实验证明,内心长期压抑的人体内的ACE2蛋白比快乐的人要多。相反,保持心情愉悦能够抑制病毒增殖并降低炎症反应,降低感染以及得重症的概率。

除此以外,长期保持维生素C的摄入也能降低ACE2蛋白的数量。所以我们在戴好口罩、保持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要注重科学的饮食结构,有意识地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大大提高我们的机体免疫力。

还有,家里有人阳了,该怎么尽量缓解症状,避免重症?

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知识、药物储备。比如,就算老人发烧温度不高,也不咳嗽,这也不代表就能掉以轻心。

近日,湖北武汉一位70多岁的老人感染了新冠,一开始,她的病情似乎并不严重。

可四五天后,老人突然表现得神志不清。家人还以为老人心脏病犯了,送医检查后发现老人的血氧只有70多,CT胸片情况更是不乐观:双肺都已经白化。

很多老年人感染新冠后会出现“沉默性缺氧”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症状不重,实际上非常危险。

所以家有老人的,我建议尽快购买血氧仪,及时监测老人的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过低就及时送医,避免贻误病情。

对于阳了的年轻人,也不能以为自己身体素质好就不注意,一定要防止受到风寒,否则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或者加重。

像网上讨论的“新冠期间能不能洗澡”的问题,其实在缺乏退烧药、或者退烧药暂时不起作用的时候,洗澡是一种物理降温方式,有助于降低体温。可如果要洗,千万不能在洗澡的时候受凉,引起反复发烧。所以,如果家里气温低,那就最好不要贸然洗了。

尤其要注意的是,感染后短时间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锻炼,避免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这非常危险。尤其是如果仍有后遗症状的话,更加要小心谨慎。连著名的阿根廷足球运动员梅西都说,阳康后他的肺部出现了后遗症,有1个半月都不能跑步。

而对于还没阳的家人,一定要做好防护,尽量让他们晚一点阳,错开感染的时间,大家互相照顾,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我们还要学会自我反省,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导致了感染?尽可能找到防疫漏洞,提高防护意识和措施,才能降低后续重复感染的可能性。

已经“阳康”的群体,到底该怎么看待新冠病毒?

有些人感染后的症状比较轻微,甚至是无症状,他们很可能会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倍儿棒,新冠感染不过是小事一桩,甚至有可能更加盲目相信某些专家说的“新冠病毒不过是个普通感冒”。

这种想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感染后症状轻微以及无症状,只能说明我们比较幸运,而且从目前来看,是幸运的少数人。大部分人感染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还有不少患者因此离世。我们要理性、客观地看到这个病毒的危害。

还有些人则相反,他们感染后,所谓的“头开颅、吞刀片、发高烧、水泥鼻”等等,网上说的所有症状几乎都得了一遍,甚至去鬼门关走了一趟,又或者亲眼目睹家人、朋友因新冠而去世。

这些人很可能一想起新冠就紧张、恐惧、非常焦虑,一提起某些说新冠不严重的专家就气得要死。这些人很可能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新冠不仅对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也对他们造成了心理伤害。

如果PTSD的症状严重的话,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精神科就诊,避免病情恶化,后续继发抑郁症等更多的精神心理障碍。

无论是哪类人群,我都觉得我们应该对新冠病毒保持理性、客观的认识,有效降低焦虑情绪,更好地抵御病毒。

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关于新冠病毒的信息,有些网友还把专家的采访视频进行剪辑,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比如,有一个剪辑视频里,张文宏教授说相关数据显示,打了新冠疫苗的群体中,没有一例重症,不需住院。

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果有的网友把疫苗的部分删除了,只截取了后半部分视频,看起来就像是张文宏教授说新冠病毒没有引起1例重症。这与原视频的意思有较大出入,还导致很多网友看了以后对新冠病毒掉以轻心。

当然,即使打了新冠疫苗,感染后会否出现了重症、甚至离世,相信现在广大群众都自有判断了,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专家的话。

同样,钟南山院士大概2个月前发布的一则言论,也被一些网友剪辑,去头去尾,让人看了之后以为这个病毒一点都不可怕。

然而,疫情放开后的事实告诉我们,新冠病毒哪里像普通的感冒?!哪里是无症状占了90%?!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轮番得病、高烧、虚弱无力,有的甚至要紧急送院、又没有病床,这简直是一场巨大的打击!

从现在大家的真实感受来看,张文宏教授对于新冠病毒的毒性和国家防疫措施的看法是对是错,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了前提而只说结论,更不能把这样的“结论”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作为医疗工作者,对于新冠疫情发言要谨慎,尤其是网红医生。

作为一名精神心理科医生,我建议大家看到一个临床医生、即使是知名专家发表关于新冠病毒的言论时,可以留意他发言时的神态。

如果是表现得“非常自信”,有点夸夸其谈,话说得非常绝对,甚至有点“神采风扬”,那这种言语举止的背后可能是医生本人有些“自负”,对新冠病毒的危害没有敬畏之心,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认知边界,进而有可能没有自我反省能力和同理心,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病人去世,可能认为这是社会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我们还要理性地认识到,国内正在流行多个毒株,病毒株还会继续演变,一次阳康了,后续还很有可能重复感染,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一些网友说,为什么放开后,国家公布的因新冠死亡的比例比放开之前还低了呢?与我们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实际情况不符啊?

根据网上一些信息,这很有可能是统计的“宽口径”与“窄口径”的不同。

所谓宽口径,就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死亡,只要能在死者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就统计为“新冠死亡人数”。

而窄口径,是指死于新冠病毒所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等疾病的人数。如果是新冠病毒诱发了其他疾病而死亡的,也不统计入内,比如新加坡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

我国在防疫放开前,采取“宽口径”统计。但放开后,不少地方都采取了“窄口径”统计,自然也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哪种统计口径,无论是间接还是直接,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大量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去世。

而且,新冠病毒到底会越变越弱、还是越变越强,这还是未知之数。疫情放开后,现实情况还超出了很多专家的预判。

近日,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会副主席委员缪晓辉还为自己之前的错误判断(他曾称绝大多数奥密克戎感染者连发热症状都没有,所以不需备药)而公开道歉。

编辑

缪晓辉的朋友圈截图

当然,他的道歉比较简短。至于他公开道歉背后的真相,尤其是他现在对于新冠病毒导致的症状、国家防疫变化的真实看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专家的观点,他们也有认知边界,也有预判失误的时候。我们要秉持对理性、科学的态度,在后疫情时代,对新冠病毒采取“从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的态度,更好地保障自己与家人的安全。

最后,希望各个家庭能对新冠病毒形成比较一致的、理性的、积极的态度。

家人间意见不一致的,我们应该试着与其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尽量争取一家人共同做好防疫措施。

可如果沟通无效,这很可能说明部分家人有固执已见、自以为是的偏执型人格,甚至人格障碍,而且互相之间三观不一致。如果三观一直无法磨合还长期生活在一起的话,很可能会导致频繁的争吵,极不利于家庭稳定、和谐,更不利于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所以,一场新冠疫情,其实是检验一个家庭是否有一致的、稳定三观的机会,如果疫情使家人们有意识地磨合三观,增进感情,那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也是坏事变好事。

#健康好文百里挑一#

免费拨打
试管方案测评
在线咨询